4月2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對等關稅”。作為回應,中國政府迅速采取了反制措施,決定自2025年4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的關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在改寫全球產業格局。
在2018年中美貿易戰高峰期間,美國對價值約5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導致進口半導體設備和精密儀器的綜合成本上升30%以上。這一外部壓力反而加速了中國高科技產業的自主化進程。
在半導體設備領域,國產化率從2018年的不足5%提升至2023年的20%左右。其中,中微公司的等離子體刻蝕設備已突破5nm工藝節點,并進入臺積電供應鏈;北方華創的薄膜沉積設備在國內晶圓廠滲透率已超過25%。再如工業機器人領域,同樣呈現國產替代趨勢。發那科和ABB等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45%降至2023年的38%;埃斯頓的汽車焊接機器人市占率從2020年的6%提升至2023年的12%;拓斯達在3C行業焊接機器人份額從2019年3%升至2023年11%;新松機器人在新能源汽車電池包焊接線市場份額達28%,超過日本川崎的22%。
如果說在部分半導體設備、工業機器人等已實現規模化替代的領域,中國企業完成了從"技術追隨"到"市場爭奪"的跨越,那么在推動化學工業變革的AI自動化合成、催化劑自動化篩選/評價、高通量合成等領域,國產替代正在開啟黃金窗口。隨著新一輪關稅政策的實施,那些已實現核心技術突破和供應鏈安全可控的企業,正迎來向高端智造躍遷的戰略機遇期。
作為國內領先的流動化學技術和解決方案提供商,歐世盛公司憑借堅實的底層技術平臺和對流動化學反應機理的深度理解,在打造合成和催化等高端化學設備方面實現了諸多0-1創新;其自動化與智能化技術水平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部分關鍵指標達到國際同等水平。整機系統完全自主研發的同時,氣動背壓閥、微體積氣液分離器、數字壓力傳感器、氣體流量控制器、高壓三通閥等核心部件也實現了完全自主研發,零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這不僅降低了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還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與交付效率,在中國高端科研儀器裝備實現自主可控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微反應合成平臺
一個通風櫥就是一個反應平臺;一個平臺可做1000+種反應;一天可以篩選百個以上的工藝條件;一臺設備可更換70種反應器;業內首創插拔式高壓微反應器,反應器可在3秒內快速更換,反應器內置數字芯片(可顯示反應器的RTD、持液量、通道類型、型號等參數);可解決液液均相/非均相、氣液、光化學、電化學等反應類型。
全自動催化劑評價裝置
將傳統固定床5大核心模塊全部升級換代,持液量極小,VOC排放少;根據應用需要,提供多種組合模式(一對多模式、獨立模式),配置靈活;整機占地面積小,與在線檢測(氣相、液相、氣質)聯用,實現樣品在線過程檢測;全流程自動控制,操作過程無需人為干預;可在手機端遠程監測、控制,無需人工在場值守;模塊化設計,設備維護簡便;主動安全與被動安全相結合,確保設備運行過程安全性;16通道更可實現催化劑的高通量評價和篩選,加速實驗及工業化進程。
高通量電化學催化劑合成篩選平臺
該平臺實現了從配液、反應、干燥、載氣煅燒到催化劑性能測試等一系列流程的程序自動化;平臺采用分區加熱模式,可分別從室溫控溫至200℃和300℃,實現精準分區加熱;試劑進給量設有200微升和1000微升兩種規格,精準控制實驗條件;單區36位通道設計,能夠實現原位制備與原位檢測。
全自動微反應加氫儀
基于微混合專利技術,氣液混合后達到微米級液泡;氣液傳質系數<0.2 Kmol/㎡·h,通用性廣,死體積小,無反混,強化混合和傳質,減少副反應的產生,反應器體積小,具有本質安全屬性;支持200℃反應控溫和最高20MPa系統工作壓力,適合廣泛的加氫應用;智能化人機交互界面,數據全記錄便于管理,反應流程智能化控制,放大已經做到噸級裝置,連續化加氫技術遙遙領先。
AI自動化實驗平臺
實現從原料投料到產物分離的全流程自動化,并搭載AI優化算法,可自主完成反應條件優化和工藝參數實時調控。模塊化的液、固配樣自動平臺可實現全自動樣品配置;多相流高通量設備可同時進行多個反應;賦能PAT的多元化在線檢測設備可實時獲取反應數據;自主研發的軟件系統可實現對實驗設備的集中控制和流程優化;通過持續的數據反哺和模型優化,最終實現化學合成的無人化操作。這一流程形成了從干實驗室生成最優方案,到濕實驗室自動驗證,再到數據反饋迭代優化的“計算設計-實驗驗證”閉環。這種高效的研發模式減少了人為干預,加快了實驗進程,提高了實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化學合成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
回望2018年開啟的貿易戰,任正非那句"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的宣言,道出了中國科技企業的共同心聲。如今,關稅大棒再次舉起之時,中國產業生態已發生深刻變革,曾經的被動應對已轉化為系統性的產業升級。而在關乎化學產業升級關鍵的AI自動化合成、催化劑自動化篩選/評價、高通量合成等高端智造領域,一條清晰的國產替代路徑已然成型。